2010年11月13日星期六

唱歌的小孩

《三峡好人》这部写实感很强的片子里,一个小男孩会像神奇的天外来客突然出现在镜头中,他有时在街巷,有时在船上,嘶着嗓子,旁若无人地唱着《老鼠爱大米》、《两只蝴蝶》这样烂大街的流行歌曲。

当时感觉贾樟柯插这么一笔很做作——既然片子里的人物塑造都很写实,为什么要安排这么违反生活常理的角色(有谁在生活里遇到过直接在大街上K歌的小孩)?后来考虑到片子里有一幕,楼房摇身变成火箭飞上天,我就当这些场景是超现实处理了。

之后看到一篇贾樟柯在北大谈影片创作的文章。贾樟柯说:
“[……]在街道上走的时候就碰到唱歌的小孩子,他拉着我的手他说,你们是不是要住店,我说我们不住店,他问我你是不是要吃饭,我说我们吃过了,他很失望,你们要不要坐车,我说你们家究竟是做什么生意的他就一笑,望着14岁少年的背影,这就需要主动的生命的态度,后来我找到他,你最喜欢什么?他说喜欢唱歌,他就给我唱了《老鼠爱大米》,唱了《两只蝴蝶》,我就非常着急地说,你会唱邓丽君的歌吗?教他教不会,他只会唱《老鼠爱大米》,所以用在电影里面,他像一个天使一样,[……]”

如此说来,唱歌的小孩确实来源于实际的生活场景。但我还是觉得超现实。一个人能在大街上边走边嘹亮地唱一曲《两只蝴蝶》,除了难以抑制的内心表达外,还需要在公共场所有如入无人之境的心态——小时候只在家乡看到过一个女疯子具备这样的素质。

那天拿着相机在渝中区的老街里游荡,穿过一条被拆了一半的巷子,看到三个小男孩在残墙断壁上玩闹,其中两个骑在墙上朝下面的几个小孩扔泥巴碎砖。受欺负的几个孩子不服,插着腰要他们下来认错。就在我对着他们拍照时,从后面走上来另一个小孩,嘴里唱着某首大街上流行的歌曲,若无其事地从我身边走过,然后从那一群争执的孩子中间穿过。他忘我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,逐渐远去时,我还能听见他的歌声。

紧接着,过江的缆车从头顶掠过,一声“哐当”的巨响,停靠在了矗立在半空中的终点站。

于是我那一直自视为“生活常理”的东西就顷刻间崩解了。

2 条评论:

匿名 说...

我在家那边走路也唱歌的。。。

zorow_2000 说...

我是发现你有这么个习惯。但你那唱只是哼唱,我碰到的那个小孩是仰天长啸、直接对着大街K歌。p.s.最近发现公交车上经常有人听着mp3突然陶醉地唱出声来。